上海娱乐联盟 1933年的圣诞夜,百乐门舞厅水晶吊灯下,身着燕尾服的乐手奏响《夜上海》。如今,这座历经沧桑的建筑依然矗立在愚园路,只是舞池中的爵士乐变成了沉浸式戏剧的背景音。"我们保留着弹簧舞池和玻璃舞厅,但内容已经完全重构。"运营总监林女士介绍。
上海娱乐会所的演变堪称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。上世纪30年代,静安寺周边聚集着76家舞厅和夜总会;50年代至70年代,这些场所纷纷改为群众文化馆;90年代,台商带来的KTV文化风靡一时;如今,融合livehouse、艺术展览的复合型娱乐空间成为新宠。
"娱乐会所的本质是社交方式的体现。"文化学者王教授指出。最新调查显示,上海人均夜间消费金额达328元,其中体验型娱乐占比逐年提升。百乐门等历史场所的转型证明:唯有与文化共鸣,娱乐产业才能获得持久生命力。
end
爱上海最新论坛